06-14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西藏角色
环喜马拉雅地区的文化传播高地
移动互联时代,全球化与信息化更加深刻地改变着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文化传播更是通过社交媒体的形式去中心化,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信息沟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环喜马拉雅地区,已经不再因原有的山水之隔,成为沟通阻碍,而是形成了独具区域特色、相对活跃的文化交流朋友圈。信息技术为环喜马拉雅地区的民众赋能,使全世界都能够领略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西藏在历史上,就已经是“南方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更是中国与南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门户。
在环喜马拉雅地区的文化传播中,独具高原特色的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源源不断的发展中,联动内外,整合资源,与周边地区进行文化对话、文化合作、作品创新等。在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融合发展思想下,加强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的文化媒体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学术研究、思想研讨,线上线下的合作,构建环喜马拉雅地区的文化传播与知识交流的高地,对高原生态的研究与保护、高原文化的传承、高原与全球发展的协调等议题展开范本研究,从而为全人类的文化繁荣和文化创新,做出前沿的探索与尝试。
向南亚地区开放的重要枢纽通道
若是以环喜马拉雅的视角,审视西藏拥有独特的区域位置,并将西藏置入“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宏观格局下,会看到西藏已经成为我国向南亚地区开放发展的重要枢纽通道和最前沿的“桥头堡”。
“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发展的思路创新的新探索与新棋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新时代发展也是宏观规划与前瞻布局的新棋局,西藏的发展将在整个蓝图的规划中,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实现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
西藏面向南亚地区的开放,不是简单的对外市场辐射和对内市场联动,而是一种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信息枢纽、民心枢纽,不仅将内地四川重庆为代表的长江经济带等地的文化、经济、信息资源向西藏吸引汇聚,还要推动南亚各国的相关资源实现流转,从而交融在西藏,互通在西藏,并且能够在西藏民众的深度参与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新的增长点。西藏据高原要地,处南亚要冲,在“一带一路”的倡议格局中,直接或间接地与多方开展合作,共同构建“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西藏面向南亚地区的开放,虽是宏观布局,但在布局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合适的节奏,通过布点,层级推进。目前,先对吉隆、亚东、普兰等系列口岸和边境城市,进行提升扩容,增强民航、铁路、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实现交通的便利和畅通。同时,开展贸易项目的综合试点,并在拉萨市、日喀则市探索综合保税区,探索管理制度和外贸政策的完善与健全,培养外贸行业服务人才,确保优惠政策的落实与贸易的便利。
高原区域合作的特色产业创新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色列曾经在贫瘠狭窄的土地上,在干旱的气候中,因地制宜,通过科技开发与创新,创造了闻名世界的高科技农业、医药业、信息产业、军工产业;自然环境的生态,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既是一种制约守护,也是一种引导扩展。世界各地的产业模式多是与本地的资源紧密结合。同时,因势利导,开发环境友好的产业模式,探索自然和谐的商业生态。
西藏拥有独特的高原净土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同时,也要看到西藏及南亚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的优势,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嘱托的,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贡献,“让青藏高原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新型分工与科技进步,人们的消费升级和体验增长都出现了新业态和新变化,为高原区域的特色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西藏的文化旅游产业、体育休闲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农牧特色产业、医药产业、民航运输业都将成为新的突破点和需求点。
这些独具高原区域特色的产业创新,是基于西藏乃至整个南亚地区的高原资源和自然生态而形成的市场需求和产品诉求,如高原纯净水、高原农牧产品、高原医药,都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大的需求,需要在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而文化旅游产业、体育休闲产业,需要升级服务设施与管理水平,增强前来旅游休闲度假游客的体验值与舒适感,实现高质量高效能的产业运营与维护。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区域特色,也决定了该区域产业创新在全球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别的国家和地区无法复制与模仿。因此,西藏可以大胆尝试特色产业创新区的开拓与经营,通过与南亚各国的合作,发展形成独有的产业创新模式,造福人类社会。张学勤/四川警察学院四川公安舆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博士/中国西藏新闻网201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