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法律峰会 | 赵白鸽:“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 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
官方微信
返回列表
2017 08-16

一带一路法律峰会 | 赵白鸽:“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中国社科院蓝迪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博士在峰会上致辞

尊敬的各位同道,尊敬的外国朋友们,尊敬的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我非常荣幸来参加今天的“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国际合作(成都)峰会。

      本次峰会召开有三个特别的背景,一是“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全世界的响应;二是国际多边合作与双边合作都在顺利地进行;三是中国的企业正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因此,本次峰会把“一带一路”和法律服务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提出来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今天主要讲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讲新型全球化和国际平台体系的建立,实际上这是在回答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开展“一带一路”建设;第二部分讲“一带一路”与企业需求;第三部分讲蓝迪国际的实践,特别是蓝迪平台的成员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在其中所做的工作。

      全球化与国际平台体系的建立

      首先,为什么要开展“一带一路”?我们现在用的表述是“一带一路”倡议,这不是一个中国项目,而是一个新型全球化的载体。什么是全球化?我们按时间顺序来回顾一下全球化的历史。第一次是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道路体系,它连接了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那个时候的口号;第二次是英国开创的“海上丝绸之路”,以海洋与贸易为基础,由商船、战舰和港口构筑起全球贸易和殖民网络;第三次是“二战”以后,美国以“自由、民主”为旗帜,在技术、文化、标准和价值观等方面向全球输出影响力。

      历史上的三次全球化,是从硬件到软件、从单一因素发展为综合因素而出现的。这三次全球化促进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果我们把“一带一路”作为第四次全球化,或者叫新型全球化,那么它是以和平与发展为旗帜的。

      而新型的全球化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三个时代特征:第一是信息全球化,世界扁平化。在每一个时间、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都可以平等的获取信息;第二是科技的普惠化。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推进了社会发展的平衡性;第三是人的现代化和人在整个全球化过程中地位的提升。如果说过去可能存在某些强权国家来分配整个发展成果的话,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可能了。这也是新型全球化特别重要的一个特征。

      但在世界发展的趋势与挑战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冲突、秩序和发展的不平衡。而在混乱、失序和冲突的过程中,新的信息的获取和快速传播方式的诞生,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联系日益密切,其程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如今全球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大变革的格局中,果断地引领着全球资本全方位地走向和平经济发展的道路,这将成为历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在新型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让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发展的机会。

      因此,和平发展应该作为“一带一路”的旗帜或者说价值取向。我们现在提出了“三共原则”,即共商、共建和共享。共商实际指的是共识,这个共识就是我们要在公平、平等的机会下拥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共建既不是指谁给谁的施舍,也不是谁给谁的命令,而是指大家共同的事业应由大家共同来完成。共享是指获得的成果必须要使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所以“三共原则”应该作为“一带一路”的基本原则。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带一路”对全球化的意义在哪里?这里面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一带一路”推动了全球治理的新途径,包括推动全球治理结构与全球深化要求相匹配、改进完善治理结构,促进新兴国家主动积极作为、推动全球治理结构调整;第二点是“一带一路”创造了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包括促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更新、寻求持续增长等。在这两点中我们的律师团队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家都非常熟悉“一带一路”中的“五通”,我认为其中三个方面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包括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 。其它两条则非常不容易做到。一个是政策沟通,真正要实行新型全球化下的政策沟通,就要打破很多旧的规则。现在全球贸易的规则,甚至包括联合国在“二战”后确立的一些治理结构和方式,都需要我们去创新和改善。还有一个难点是民心相通,所谓民心相通不是指大家聊天谈友谊,更重要的是对其他文化的理解以及心与心的沟通交流。民心相通和政策沟通是实现“五通”的重中之重。但政策一定要由智者进行设计,其中也包括律师的参与。

      “一带一路”在国内确定的重点领域有八个方面,包括促进贸易稳定增长和结构升级、拓展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着力抓好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积极推进海上合作、深化金融领域合作、密切人文交流合作。

      在这八个领域里最重要但目前比较难实现的有两个,一个是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还有一个是密切人文交流合作,这两个领域的实现都有相当大的难度。这八个重点领域目前已经全部进入到了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今天来的外国朋友很多,不仅有“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也有很多发达国家的代表。如何把发达国家的资源发掘并且整合到平台中,把发达国家的经验吸纳进来,也是我们现在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企业在“一带一路”中的需求

      现在很多人在问蓝迪国际智库是什么?也有人问蓝迪有多少人等等。应该说,蓝迪不是一个组织,21世纪最大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平台。21世纪的成功者应该属于组成平台、发掘资源、运用平台的人。就像某一家律师事务所可能没有这个能力,但如果充分利用和协助这样的组织,把平台搭建起来就能够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平台的思路很重要。

      蓝迪从成立的那天开始就是以平台的搭建作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曾经进行了一个很重要的调研,就是注重需求导向,那么企业现在有一些什么样的需求呢?我总结了七个方面,包括政策缺乏沟通了解、法律制度不清、产业标准合作欠缺、信息技术支撑不足、投融资和资产安全保障困难、舆论支持和公共关系较弱、企业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这里我举两个例子。有一些招标项目,企业在中标以后被请去讨论能不能减少报价。要是这些企业事先没有聘请律师团队,往往不懂得该如何处理。因此,我认为在所有项目的前、中、后期都必须要有专业的法律人士参与进来。还有就是一些企业对政策不了解,特别是涉及到四个方面的政策。一是土地政策,因为国外土地大部分是私有的;二是劳工政策,国外对于加班工作是有限制的;三是金融政策,得到的资金该如何使用;四是税收政策,税收不断提高,许多人的投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根据调查得到的这些企业的需求,我们在蓝迪平台上设立了七个小组。律师资源现在很紧缺,我们也在想办法把其他的资源整合到平台上来。

      在企业的需求里,法律服务和政策服务是跟我们律师团队密切相关的。同时,律师团队在其他方面也非常关键,比如在技术标准、信息支撑、金融支持上,在企业上市、并购等问题上,没有专业的律师团队是无法完成的。

在文化与品牌的培养方面,我们不仅是在培养有能力的法律人才,实际上是在培养更多有能力“走出去”的国内人才,这也是我们现在的一个目标。

      蓝迪国际在“一带一路”中的实践

      很多人可能会说讲得太复杂了,我们在“一带一路”中到底应该怎么做?我下面以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作为案例,讲一下他们做了什么。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在2015年成为了蓝迪平台的成员,这也是进入蓝迪平台的第一家律师事务所。第二件事是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在2015年就成立了“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第三件事是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把目前可能参与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法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目前一共有将近354个机构在蓝迪平台上,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不断地在平台上把法律信息发布出去,也随着蓝迪一起和各国建立了很多高层的联系。这里举一个重大的案例,就是中国三大交易所与中巴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巴基斯坦哈比银行组成的联合体,成功竞得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40%股权。这个案例很了不起,等于把巴基斯坦的投融资体系参与进来了。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是这起投资项目的法律顾问,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除此以外,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还参与了与伊朗、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家相关项目的调研,是蓝迪平台成员上非常值得信任的律师团队。

      如果只是从一个律师事务所去讨论问题,会有很多局限。一是能力不够,二是面不够宽,三是可以动用的资源非常有限。因此,作为能够在平台上把这些资源组合起来的一群人,我觉得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做得非常棒,在向他们表示祝贺的同时也要向他们表示感谢。

      在蓝迪这个平台上,除了提到的七个小组以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2家企业参与进来,共分为15个类别,而且这个企业的类别还在不断增加。

      从蓝迪实践的结果来看,我们从2015年开始,第一个启动的是中巴经济走廊,第二个启动的是中国和伊朗,之后是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和斯里兰卡,现在是缅甸。这六个经济带是非常早就开始启动的,对于其他地区,我们还在由易到难的逐步进行,这样会比较容易推进。

      我们也发布了几本很重要的书,包括《探索新型智库发展之路——蓝迪国际智库报告(2015》《助力中国企业走向“一带一路”——蓝迪国际智库报告(2016)》以及献给本次峰会的书——《“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的新长征》,我刚才提到的观点也全部在这些书中。此外大家想了解的智库成员、企业以及现在发展的新思路,都在这些书里面得到很好的展现。

      最后我有几个建议跟大家分享一下。一是要强调经济和法律界的平台。因为仅有法律界的平台是不够的,平台的概念是要把所有的资源整合起来。二是常态化的协作机制中要融入国际化。常态化的机制如果没有国际化,就无法在国际中有效开展。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三是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我们要培养不同法系的专业人才,尤其是目前大家还比较陌生的法系。

      法律服务离不开治理和发展,我们不仅要搭建一个法律服务的平台,更要打造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

      蓝迪到目前为止已经和许多国家建立了全面、高层的合作,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埃及、印尼、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这八个国家的前总理全部都是蓝迪的国际专家委员会成员,所以平台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今天来的律师很多,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律师团队在整个“一带一路”当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想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已经做了一个最好的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应该为四川和成都做一些什么?我希望我们能够有更全面的思考,为促进四川省的发展,特别是为“一带一路”在天府之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各位!

      (本文系根据峰会记录整理,未经演讲者本人审核)


全球办事机构: 集团总部 北京 上海 深圳 杭州 广州 昆明 天津 成都 宁波 福州 西安 南京 南宁 济南 重庆 苏州 长沙 太原 武汉 贵阳 乌鲁木齐 香港 巴黎 马德里 硅谷 斯德哥尔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