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法律峰会 | 五十余家全球知名律所汇聚蓉城 共商 “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全球联动 - 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
官方微信
返回列表
2017 08-16

一带一路法律峰会 | 五十余家全球知名律所汇聚蓉城 共商 “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全球联动

      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联合成都律师协会、中国社科院蓝迪国际智库共同主办的 “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国际合作(成都)峰会7月29日在成都成功举办。本次峰会以“共建共享——‘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合作新机遇新模式”为主题,是近年来国际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有关“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的论坛之一,也是作为深度经济开放和“一带一路”向西开放重要节点城市的成都举办的首次国际法律盛会。

      来自“一带一路”相关的35个国家和地区的55家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代表80多人,以及中外企业家代表和中国法律界人士,共计350余人参加了本次峰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四川省司法厅、成都市司法局、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为指导单位,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成都)事务所、成都市律师协会涉外法律专业委员会为承办单位,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双流区人民政府、香港易周律师行为支持单位。

为“一带一路”战略全球护航

      开幕式上,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吕红兵,成都市律师协会会长阳运逵,成都市司法局局长袁宗勇,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四川省司法厅厅长陈明国和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司长周院生先后致辞。  

      吕红兵:法律直通是政策沟通的升级版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吕红兵表示,本次峰会共商法律服务合作大计、共建法律服务合作平台、共享法律服务合作成果,致力实现法律直通。法律直通是政策沟通的升级版、设施联通的护航者、贸易畅通的大路条、资金融通的润滑剂、民心相通的定心丸,法律工作者义不容辞。

      阳运逵:推动开展“一带一路”相关领域交流合作

      成都市律师协会会长阳运逵表示,成都律师将“一带一路”建设与自己的业务融合,积极参与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服务,为国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商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务实的交流合作。

      袁宗勇:成都开放发展必将为法律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

      成都市司法局局长袁宗勇表示,当前成都正在奋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的开放发展必将为法律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孕育更大的发展空间。相信今天的会议能够进一步凝聚共识,为成都“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国际合作指明方向,勾画蓝图。

      陈明国:共同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律所国际合作机制

      四川是法律服务的大省,拥有1.7万名律师。四川省司法厅厅长陈明国表示,成都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能源开发、金融服务等方面,聚集了一批高端法律人才,期待本次峰会各国法律同行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建言献策,共同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律所国际合作的机制和平台,希望四川律所和律师主动“走出去”,也欢迎境外律师事务所来四川开设办事处。

      王俊峰:“一带一路”离不开律师的参与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介绍了全国律协近年来在“一带一路”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发起设立“一带一路”律师联盟、筹建“一带一路”国别法律信息需求库、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律师人才库等。他表示,律师是维护法律和规则准确实施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的实施离不开规则制定,离不开争议解决,更离不开律师的参与,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服务保障是中国律师的重要使命,也是沿线及相关国家律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周院生:认真研究法律服务需求 加强有效对接

      受司法部熊选国副部长委托,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司长周院生出席会议。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法治是重要保障,法律服务大有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经济发展战略,同时也是法治发展战略。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法治具有保障依法决策、防范经营风险、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企业权益的重要功能作用。对于“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今后的推进重点,他特别指出,要认真研究法律服务需求,包括由直接投资、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国际金融交易、劳动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诸多法律服务需求;要加强法律服务机构的对接、服务内容的对接和服务载体的对接,完善法律服务开放措施,探索新的合作领域;要推动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包括研究建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推动建立国际商事仲裁机制等;要培养高素质涉外律师人才,进一步打造涉外领军人才的升级版,同时加强对涉外律师人才的推荐使用。

      赵白鸽:充分运用资源平台 加强国际合作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蓝迪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作了题为“‘一带一路’与新型全球化”的主旨演讲。

      赵白鸽主任指出,新型全球化具有信息全球化、世界扁平化、科技普惠化的时代特征,和平与发展应成为新型全球化的旗帜。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包括:促进贸易稳定增长和结构升级、拓展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积极推进海上合作、深化金融领域合作、密切人文交流合作等八个方面。在推进的过程中要促进“南南”与“南北南”的合作,把发达国家的经验吸纳进来。

      赵白鸽主任强调,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法律服务和律师参与,需要对于土地政策、劳工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充分了解,运用好资源平台尤为重要。蓝迪国际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致力于搭建政府、市场、社会间的合作平台,聚集各个领域中的优秀机构,使其相互成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就是蓝迪平台上法律服务的领跑者,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做出非常多的贡献。

成都发展新契机与新优势

      在“成都发展新契机与新优势”主题环节,成都市双流区副区长杨春禧介绍了成都市双流区投资环境。

      成都市高新区经贸发展局副巡视员姜平介绍了成都高新区发展和投资环境。

 

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文化融通、法律同行

       在随后进行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需求与实践”主题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代表中心主任曹文炼作了主题演讲。他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进展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在探索当中不断丰富完善,目前“一带一路”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倡议,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合作的对象越来越多。

      国家发改委区域经济发展所所长史育龙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产能合作是沿线国家加快工业化的迫切需求,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对于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指出,企业发展需要政府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要解决当前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紧缺问题;要关注安全风险防范。

      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陈爽结合光控成功的实践经验,特别提示中国企业最终真正融入世界在于价值观和文化上的融合。企业需要寻找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方向,又同时符合市场化利益的项目。香港平台可以发挥关键作用,中国企业可以通过香港先“走出来”,再“走出去”。

      随着企业涉外业务量不断加大,涉外法律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目前中国对外投资过程中的法律服务业务较多被欧美等西方律所垄断,对此,中国法律服务(澳门)公司总经理孙剑英表示:培养涉外法律服务律师是当务之急,但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澳门律师的合作、交流、共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口。

      对香港与内地的律师业合作,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春建议,要在CEPA框架下进一步用足用好政策、扩大深化内地对香港律师业的开放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两地律师协会的广泛交流和深度合作,健全常态化、项目化合作机制。

      对于如何有效防范企业跨境投资的风险,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李世亮建议:搭建全球“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服务联盟机构,建立常态化、国际化的律师服务协作机制,建立跨境争议纠纷解决的快速、有效的法律合作机制。

  

  

    在随后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投资政策与法律环境”环节,巴林Charles Russell Speechlys LLP合伙人Paula Boast、俄罗斯Egorov Puginsky Afanasiev & Partners的Vyacheslav Yugai、波兰?l?zak and Partners律师事务所合伙人Maria ?l?zak、意大利 Chiomenti律师事务所合伙人Sara Marchetta分别就“西亚国家经济发展与‘一带一路’”、“俄罗斯最新外商投资政策与法律”、“波兰投资环境与‘一带一路’建设”、“意大利如何对接‘一带一路’”展开深入讨论。

  

  

      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发展与律师服务”环节,Lee & Li Attorneys-at-law合伙人冯博生,易周律师行合伙人Julia Charlton,香港律师会前会长、林余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林新强畅谈台湾和香港的律师业发展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设想。新加坡瑞信德泰乐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Amanda Chen、越南DS律师事务所合伙人DANG Ngoc Huong、澳大利亚Maddocks 首席执行官兼合伙人Michelle Dixon、印尼Hanafiah Ponggawa &Partners合伙人Fabian B. Pascoal则与大家分享了东盟、越南、澳洲和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建设、投资环境及相关思考。

  

  

  

      在最后“开放的一带一路建设:全球参与与律师对接”主题中,法国 Gide Loyrette Nouel律师事务所合伙人Min GUO、西班牙Grandall Madrid Office合伙人Raquel Garcia-Argudo Mendes、德国Gleiss Lutz律师事务所合伙人Gerhard Wegen、瑞典Magnusson 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Carl-Fredrik Hedenstrom、西班牙Cuatrecasas律师事务所合伙人Omar Puertas、ICC Arbitration & ADR主任Mingchao Fan分别以“中法投资与合作关系”、“西班牙投资环境与‘一带一路’建设”、“德国海外投资管控”、“欧洲国家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解决争议”、“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国际争端解决中的律师作用”发表演讲。

      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李淳主持了本次峰会的主题讲演部分。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管理合伙人、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黄宁宁主持了本次峰会的国别论坛。

开放共赢 建立常态全球法律服务合作机制

      在此次峰会上,由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香港易周律师行、新加坡瑞信德泰乐信律师事务所、澳大利亚Maddocks律师事务所、瑞典Magnusson律师事务所以及成都律师协会共同倡议成立“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协作体,来自中国、新加坡、瑞典、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以色列、哈萨克斯坦、波兰、孟加拉、南非、越南、泰国、韩国、缅甸、印度尼西亚、斯洛文尼亚、柬埔寨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的34家律师事务所共同签署合作章程。该协作体将充分发挥平台功能,进行信息收集、资源整合,凝聚合作共识、拓展合作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国际化法律服务需求,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与支持保障。

用“匠心”打造“一带一路”法律服务

      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香港、巴黎、马德里、硅谷、斯德哥尔摩等26地设有执业机构,现有合伙人400余人,执业律师及各类专业辅助人员逾2000人。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在境内外IPO、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兼并等综合指标上几乎每年均排名行业第一。

      作为最早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法律服务机构之一,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凭着丰富的涉外法律服务经验先后参与了众多与“一带一路”国家相关的重大投资并购项目,包括作为专项法律顾问为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竞购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股权”提供法律服务。

      目前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拥有“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中亚法律研究中心、南亚东南亚法律研究中心,近年来举办了一系列“一带一路”主题论坛,参与多个“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专着的编辑与出版。2015年山西隆诚(北京)律师事务所成为蓝迪国际平台成员,是第一批加盟蓝迪的律师事务所。


全球办事机构: 集团总部 北京 上海 深圳 杭州 广州 昆明 天津 成都 宁波 福州 西安 南京 南宁 济南 重庆 苏州 长沙 太原 武汉 贵阳 乌鲁木齐 香港 巴黎 马德里 硅谷 斯德哥尔摩